位置:中冶有色 > 有色金屬會議 >

> 固/危廢處置

> 第五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綠色發展...

第五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綠色發展大會

第五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綠色發展大會

會議倒計時:
*
-
*
小時
:
*
分鐘
:
*

大會介紹

各有關單位:
為進一步提高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技術創新水平,展示有色金屬資源綠色發展科技創新成果,有序推進資源綜合開發利用,充分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推廣相關示范工程成果和經驗,著力體現和提高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可持續發展、“三廢”治理、再制造、再生金屬循環利用、報廢拆解、節能環保等領域技術與裝備最新成果,總結在生產中得到應用先進技術以及尚處在工業化試驗階段的新技術,提升核心競爭力,促進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環境保護產業整體水平提升,由中南大學聯合桂林理工大學、常州工學院、武漢科技大學、江西理工大學、昆明理工大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廣西萬仕智稀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共同主辦,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廣西黃金協會、安徽工業大學、 廣西海外礦業產業聯合會協辦,中南大學資源循環研究院、廣西西江資源循環產業技術研究院、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承辦的“第五屆中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與綠色發展大會”定于2023年3月24-26日在廣西南寧召開。
本次會議以“協同創新,綠色發展”為主題,屆時將邀請各科研院所及相關企業,針對目前制約我國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中的瓶頸進行深入研討。會議將圍繞當前企業的發展需求,總結成功經驗,交流技術研發、技術轉化與生產應用成果,進一步明確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的發展方向,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促進有色金屬工業的持續進步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響應國家“十四五”期間對資源高效利用、環境保護的要求,追求相互學習、共同提高、合作共贏,為有色金屬資源循環產學研合作搭建更為開放的平臺。希望各單位管理和技術人員踴躍參會。

展開+
收起+

組織結構

主辦單位:
中南大學

聯合主辦:
桂林理工大學
常州工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省部共建復雜有色金屬資源清潔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
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廣西萬仕智稀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中冶有色技術平臺

協辦單位:
中南大學冶金與環境學院
中國有色金屬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廣西黃金協會
安徽工業大學
廣西海外礦業產業聯合會

承辦單位:
中南大學資源循環研究院
廣西西江資源循環技術研究院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展開+
收起+

會議組織

大會主席:
郭學益  中南大學 副校長

聯合主席:
周全法  常州工學院 副書記、副校長
張一敏  武漢科技大學  主任、教授
溫建康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正高級工程、主任
朱景和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董事長
蔡   勇  廣西華錫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趙常林  廣西萬仕智稀貴金屬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長
展開+
收起+

大會報告

排名不分先后,報告題目不作為最后報告順序安排

1

廢光伏組件拆解回收與稀貴金屬回收技術進展

周全法

理學博士、教授、副書記、副校長

常州工學院

2

無鈣焙燒鉻渣的化學與生物解毒

杜冬云

工學博士、教授、副校長

中南民族大學

3

鎳渣中磁鐵礦晶體結晶形態及電磁特性研究

杜雪巖

教授

蘭州理工大學

4

電解錳渣處理與資源化利用

劉作華

副院長、長江學者、教授

重慶大學

5

城市礦產新式破拆選別及碳氮吸貯技術研究

樊涌

教授

武漢科技大學

6

高效節能氣態膜過程用于有色金屬行業氨氮廢水處理的大型工程案例介紹

秦英杰

外籍教授/博導

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潔海瑞泉膜技術(天津)有限公司

7

廢電子電器智能拆解與協同冶煉技術

王海北

正高級工程師/所長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8

鋅冶煉高鐵含砷廢水制備鐵鋅復鹽絮凝劑研究

溫建康

正高級工程師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高品質有色金屬綠色特種冶金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9

戰略釩資源全產業鏈綠色利用進展

張一敏

主任、教授

武漢科技大學

10

高固含量油砂尾礦的高效脫水及干化

閻斌

研究員

四川大學

11

自修復凝膠材料的開發及其絮凝作用機理研究

黃俊

教授

山東大學

12

超級電容關鍵材料的綠色制備與性能優化

崔鑫煒

教授

鄭州大學

13

釩鈦磁鐵礦二次資源綜合利用新技術和發展現狀

楊紹利

二級教授

攀枝花學院

14

鋁資源清潔生產與多組元利用—氯化冶金技術的研究進展

張廷安

二級教授、主任

東北大學/有色金屬冶金過程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5

廢棄ITO中銦的超分子化學分離與提取

趙卓

教授

安徽工業大學

16

復雜金礦綠色高效回收及無尾礦山建設

楊洪英

教授

東北大學

17

超聲波強化頁巖提釩研究

包申旭

教授/院長

武漢理工大學

18

廢鉛膏高效浸出-電積精鉛技術

謝鋒

教授

東北大學

19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前景及挑戰

楊英

教授

中南大學

20

難處理金礦生物預氧化提金研究進展

尚鶴

綠色選冶事業部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21

基于電場增強效應一體化處理重金屬廢水

潘梅蘭

教授/博導

浙江工業大學

22

異相分子電催化劑在H2O和CO2轉化中的應用研究

王炯

教授/博導

蘇州大學

23

類鈣礬石化合物固化重金屬研究

李轅成

教授

大理大學

24

特定納米構型在CO2電還原中的應用

劉蘇彪

教授/博導

中南大學

25

元素地球化學在耕地安全利用中的應用

周奇明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所長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26

龍勝滑石礦綜合利用研究

馮吉福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資源綜合利用研究所總工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27

赤泥-礦渣-超細氧化鈣復合制備地聚物及其性能分析

李義兵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桂林理工大學

28

拜耳法氧化鋁母液除雜提釩的"雙效″全流程工藝

全喆

院長\教授高級工程師

崇陽縣高質量發展研究院

29

無機絮凝劑選擇性沉淀法制備高純偏釩酸銨

 

錢立華

教授

華中科技大學

30

退役晶體硅光伏組件資源化利用技術及潛力分析

苑文儀

研究員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31

海外礦產資源科研與勘查經驗交流

趙延朋

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地質事業部總經理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32

中非銅鈷成礦帶勘查技術成果及經驗交流

劉耀輝

高級工程師地質事業部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33

三維可視化建模技術在金屬老礦山的研究及初步應用

施玉嬌

高級工程師地質事業部副總經理助理兼地質事業部勘查部副主任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34

赤泥-電解錳渣協同氨氮回收及材料化全組分利用技術

劉曉明

教授

北京科技大學

35

冶金爐氣高值轉化:挑戰與思路

李孔齋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學

36

鋁灰生產氫氧化鋁/氧化鋁工業實踐

陳喜平

教授

鄭州大學

37

鉆探工具儀器新進展和關鍵技術

胡郁樂

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38

深部復雜地層耐高溫鉆井液技術

烏效鳴

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39

二氧化碳爆破建造干熱巖儲層研究

竇斌

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40

內蒙古霍各乞銅多金屬礦成因規律研究

皮橋輝

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41

礦井高密度三維電法探測技術及其應用

翟培合

教授

山東科技大學

42

東南亞地區金屬礦找礦靶區快速評價技術集成與示范

黃理善

高級工程師地質事業部總經理助理兼地質事業部勘查部主任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43

高寒深切割山區大型礦床找礦靶區圈定與評價技術研究

李學彪

高級工程師地質事業部科研部主任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44

湘南柿竹園礦集區隱伏礦成礦規律與深部找礦

成永生

教授

中南大學

45

廣域電磁法在國家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的點滴貢獻

李帝銓

教授

中南大學

46

地質鉆探用高效長壽命金剛石鉆頭的研究與應用

段隆臣

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47

基于二維經驗模分解(BEMD)技術深層次致礦異常信息提取

陳永清

教授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48

我國地電化學技術研究回顧與展望

羅先熔

二級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49

礦體形貌學及其應用

汪勁草

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50

提高礦產勘查深部探測能力的思考

呂玉增

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51

量子重力儀在固體礦產資源勘查中的應用

林強

教授

浙江工業大學

52

短偏移距瞬變電磁探測技術與應用

薛國強

教授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

53

鉆探用測試儀器應用現狀

趙建剛

鉆探儀器研發中心主任/教授級高工

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

54

激光誘導擊穿光譜儀在固體進樣方法中的應用及展望

徐進力

高級工程師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

55

礦物加工裝備及其綠色工藝技術集成分析

秦廣超

教授級高工

合肥學院

56

新能源金屬二次資源循環利用研究進展

孫峙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57

赤鐵礦法除鐵技術原理及在有色金屬濕法冶金中的應用

李興彬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學

58

多金屬頁巖復雜浸出液中釩鎳鉬綜合回收研究

楊鑫龍

高級工程師

有研資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59

有色行業重金屬廢水納米吸附深度處理技術

楊曉松

正高級工程師

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60

采用990型精餾爐處理熱鍍鋅渣的工業化生產實踐研究

卜二軍

正高級工程師

河鋼集團邯鄲分公司

61

鐵釩渣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研究

潘建

教授

中南大學

62

石化行業典型廢催化劑循環利用

黃國勇

教授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63

黏土型鋰礦清潔高效提取技術研究

趙紅波

教授

中南大學

64

煤礦采空區充填矸石對水中氮素、氟化物及有機物的去除機理和效果研究

趙麗

教授

河南理工大學

65

典型微納米儲鋰材料機理分析

李春生

教授

蘇州科技大學

66

冶金過程有價有害組份遷移調控與固廢源頭減量

王親猛

教授

中南大學

67

XRD分析技術在礦石分析中的應用與發展

謝飛

高級實驗師

貴州大學

68

粵北長江鈾礦田控礦構造解析

陳柏林

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

69

礦田構造研究關鍵要素提取與找礦實踐

湯靜如

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70

廢棄光伏組件中硅片的分離回收

何亞群

工學博士、教授

中國礦業大學

71

下地殼角閃巖相部分熔融——花崗巖型W-Nb-Ta礦床成礦新源區

王立強

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72

高光譜技術在礦產勘查中的應用進展

代晶晶

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73

電化學廢水處理與資源化

趙旭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74

尾砂全利用的瓶頸技術

賴偉

高級工程師

長沙礦山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75

“廢棄光伏組件”中金屬元素濕法提取及資源化利用

許貴軍

 技術工程部、高級經理、高級工程師

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76

深邊部找礦地球物理方法技術與應用

趙毅

工程師

中國有色桂林地質礦產研究院有限公司

77

尾礦重金屬修復及生態重構機理研究

葉志平

副研究員

浙江工業大學

78

碲的高效短流程提取及高純化制備

許志鵬

副教授

中南大學

79

典型城市礦產類固體廢物資源化及污染防治研究

王瑞雪

副教授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80

赤泥資源化利用

程治良

副教授

重慶理工大學

81

從廢CRT熒光粉中回收稀土

李棟

副教授

中南大學

82

滑坡災害傾向性精準辨識與預警方法

蒲成志

副教授

南華大學資源環境與安全工程學院

83

煤基固廢回收利用

李彩霞

副教授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84

印度未來能源和礦產資源需求對中國影響分析

邢萬里

副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85

大深度高密度擴頻激電原理及其在深部隱伏礦勘探中的應用

陳儒軍

副教授

中南大學

86

石英脈型鎢礦床扇狀成礦的規律及找礦成效

方貴聰

副教授

桂林理工大學

87

柴北緣鈹礦床成礦地質條件約束及找礦方向研究

王建國

副教授

青海大學

88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礦帶西段南緣構造演化與成礦

彭勃

副研究員

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

90

高硅Ti-Si合金熔體電磁定向凝固分離制備初晶硅

朱奎松

副教授、博士

攀枝花學院

91

有色冶煉高砷物料砷的脫除與固化研究

劉智勇

副教授

中南大學

92

水熱驅動下有色冶煉鐵渣的資源化利用技術

岳彤

副教授

中南大學

93

報廢晶硅太陽能光伏組件全生命周期評估

 陳小卉

理學博士、副教授

常州工學院

94

拜耳法含鈧赤泥選冶協同深度提鐵與鈧分離新技術

肖軍輝

副教授、四川省工程實驗室常務主任

西南科技大學

95

航空航天用TiAl基復合材料準連續網狀增強結構形成規律及機制

李明驁

副教授

重慶理工大學

96

提釩廢水的“近零排放”資源化路徑

周素瑩

博士

東北大學

97

石英砂“綠色”除鐵工藝技術研究

張曉彤

碩士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礦業學院

98

光伏組件回收產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莊虎梁

副總經理

常州瑞賽環??萍加邢薰?/span>

99

有色火法冶金煙氣無污酸處理工藝初步研究

劉海弟

研究員

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

100

退役動力電池綠色循環利用技術研究進展

張西華

副研究員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

101

電弧爐處理城市垃圾數值仿真與優化

劉柳

副教授/熱能工程系副主任

中南大學


展開+
收起+

會場設置

1.固廢/危廢資源化與循環利用;
   分會場召集人:王親猛、楊越、胡文吉豪、謝磊、李義兵
2.城市礦產智能拆解與有價金屬回收;
   分會場召集人:孫峙、趙卓、李棟、王瑞雪
3.節能降耗與低碳發展;
   分會場召集人:劉蘇彪、劉敏
4.有色金屬能源材料、環境材料與裝備再制造;
   分會場召集人:孔祥忠、楊英
5.退役光伏組件資源化利用;
   分會場召集人:趙景波
6.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與資源綜合利用。
   分會場召集人:周奇明、陳儒軍、方桂聰、林強 
展開+
收起+

會議主題

1.綠色冶金與生態環境協同發展;
2.有色金屬資源循環基礎理論研究與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
3.有色金屬冶金環保設施第三方運營;
4.有色金屬工業廢水、廢渣、廢氣污染治理與資源化新技術;
5.多金屬固廢/危廢源頭減量與清潔利用;
6.新興城市礦產智能拆解與循環利用;
7.有色金屬冶金污染場地修復與再利用技術;
8.有色金屬冶金環保管理、技術政策、標準規范;
9.有價金屬綜合回收利用;
10.有色冶金過程模擬與節能優化;
11.裝備再制造;
12.再生金屬循環利用;
13.環境材料加工與制備;
14.新能源材料及能源材料循環利用;
15.電解鋁綠色工廠創建與企業固廢處理新技術;
16.鋰、鎂、鉀等鹽湖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
17.氰化尾渣處理與綜合利用技術;
18.地質鑿巖、鉆探、坑探、勘探技術與設備;
19.地質裝備產業與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
20.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與設備。

展開+
收起+

會議其他

會議其它說明
1.會議由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負責具體會務組織工作。會議代表注冊費2500元/人,在校學生憑學生證證收取1500元/人,該注冊費包括會務、論文審稿、論文集出版、專家演講資料費。
2.食宿安排:會議統一安排用餐,推薦協議酒店入住,費用自理。
3.為推動資源循環領域的創新發展,歡迎國內外相關單位及機構支持、贊助本次會議。我們將以在會議論文集上刊登廣告、會場提供小型展位等多種形式宣傳支持、贊助單位,為支持、贊助單位提供擴大市場、拓展業務良機。
4.歡迎各相關單位申請聯合主辦、協辦、支持本次大會及組織相關分會場。
5.已公開發表的論文,組委會只收錄摘要,擇優推薦在會議上進行報告交流;同時摘要編入會議文集,但是全文不會編入論文集。
6.未公開發表的論文、組委會擇優推薦、優先發表,詳細格式請參照相應期刊、學報投稿要求;錄用論文版面費按期刊編輯部標準收取。
7.參加會議的專家和企業均可以通過“中冶有色技術平臺”公眾號、中冶有色技術網(www.garbageandgoldpod.com)發布科技成果和產品信息進行免費推送。
8.收款賬戶:匯款時請注明  資源循環會議—姓名—單位名稱
開戶行:中國工商銀行北京北辛安支行
戶  名:北方中冶(北京)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賬  號:0200  2218  1920  0009  678 

組委會聯系方式
聯系人:王志剛                 
電  話:010-88793500轉809      
傳  真:010-88796961
郵  箱:13810428716@126.com    
網  址:www.garbageandgoldpod.com 
展開+
收起+
標簽:
固廢資源 危廢資源 節能降耗 綠色冶金 有色金屬資源循環
分享 1
         
舉報 舉報 0
收藏 0
反對 0
點贊 0
 評論 (0條)
200/200
第十屆中國鋁工業科學技術發展大會暨第三屆國際鋁工業高峰論壇
推廣

首頁

在線客服

公眾號

電話

頂部
咨詢電話:
010-88793500-803
18禁男女污污污午夜网站免费,朝鲜妇女bbw牲交,国产毛2卡3卡4卡视频免费,久久亚洲欧美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