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利要求
1.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料裝置,所述上料裝置適于將瓶體逐一輸送至灌裝裝置; 灌裝裝置,所述灌裝裝置設置在所述上料裝置的一側,所述灌裝裝置適于在瓶體內灌裝催化劑,并且所述灌裝裝置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轉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 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 所述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 所述升降機構適于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所述灌裝機構升降,所述灌裝機構適于在下降至瓶體上端面時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以及旋轉機構適于在灌裝機構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轉動。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氣缸、升降軸和支架; 所述氣缸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升降軸設置在所述氣缸上; 所述支架設置在所述升降軸上; 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氣缸適于驅動所述升降軸升降,以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升降。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旋轉軸、導向套筒和旋轉頭; 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旋轉軸設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旋轉軸與所述支架轉動連接; 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旋轉軸連接; 所述導向套筒設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導向套筒套設在所述旋轉軸外; 所述旋轉頭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的下端面上,以使所述旋轉頭朝向瓶體; 所述驅動電機適于驅動所述旋轉軸轉動。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轉頭包括:外套筒,以及設置在所述外套筒下端面上的若干頂起組件; 所述外套筒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的下端面上,所述頂起組件伸出所述外套筒的下端面。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頂起組件包括:斜塊和頂起塊; 所述外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頂起組件對應的滑槽,滑槽的上端面為斜面,并且所述滑槽與外套筒的內壁連通; 所述外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滑槽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設置在對應的滑槽下方,所述限位槽與所述滑槽連通; 所述限位槽與所述外套筒的內壁連通,以及與所述外套筒的底面連通; 所述斜塊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斜塊的上端面設置有與滑槽斜面適配的斜面; 所述斜塊的下端面通過限位塊與頂起塊連接,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槽內; 所述頂起塊朝向外套筒中心軸的端面上開設有倒角。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筒的側壁上設置有風管。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灌裝機構包括:灌裝頭、連通管和灌裝彈簧; 所述灌裝彈簧設置在所述旋轉軸內,并且所述灌裝彈簧與所述旋轉軸轉動連接; 所述灌裝頭設置在所述灌裝彈簧上,并且所述灌裝頭伸入所述導向套筒; 所述連通管與所述灌裝頭連接,以通過所述連通管運輸催化劑。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料裝置包括:漏斗、振動盤和一對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設置在底座上,并且所述限位板相對設置; 所述限位板設置在所述灌裝裝置下方; 所述振動盤設置在所述限位板端部的一側; 所述漏斗設置在所述振動盤上方; 通過漏斗使得瓶體進入振動盤后,通過振動盤使得瓶體逐一進入兩塊限位板之間,以使瓶體逐一經過灌裝裝置下方。
說明書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灌裝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
背景技術
活性氧化鋁球可以作為廢氣凈化處理過程中使用的催化劑,可以采用填充有活性氧化鋁球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提高廢氣凈化的效率和效果,在將活性氧化鋁球填充在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內時由于活性氧化鋁球尺寸大小不一,使得在催化劑模塊內活性氧化鋁球之間存在大量的空隙,導致每個催化劑模塊內的活性氧化鋁球含量不一定,導致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降低,在灌裝的過程中對于催化劑模塊進行震動可以降低催化劑模塊內活性氧化鋁球之間的空隙,可以在催化劑模塊內填充更多的活性氧化鋁球,以確保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因此,基于上述技術問題需要設計一種新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包括:
上料裝置,所述上料裝置適于將瓶體逐一輸送至灌裝裝置;
灌裝裝置,所述灌裝裝置設置在所述上料裝置的一側,所述灌裝裝置適于在瓶體內灌裝催化劑,并且所述灌裝裝置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轉動。
進一步,所述灌裝裝置包括: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
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
所述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
所述升降機構適于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所述灌裝機構升降,所述灌裝機構適于在下降至瓶體上端面時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以及旋轉機構適于在灌裝機構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轉動。
進一步,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氣缸、升降軸和支架;
所述氣缸設置在底座上;
所述升降軸設置在所述氣缸上;
所述支架設置在所述升降軸上;
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氣缸適于驅動所述升降軸升降,以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升降。
進一步,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旋轉軸、導向套筒和旋轉頭;
所述驅動電機設置在所述支架上;
所述旋轉軸設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旋轉軸與所述支架轉動連接;
所述驅動電機與所述旋轉軸連接;
所述導向套筒設置在所述支架上,并且所述導向套筒套設在所述旋轉軸外;
所述旋轉頭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的下端面上,以使所述旋轉頭朝向瓶體;
所述驅動電機適于驅動所述旋轉軸轉動。
進一步,所述旋轉頭包括:外套筒,以及設置在所述外套筒下端面上的若干頂起組件;
所述外套筒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的下端面上,所述頂起組件伸出所述外套筒的下端面。
進一步,所述頂起組件包括:斜塊和頂起塊;
所述外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頂起組件對應的滑槽,滑槽的上端面為斜面,并且所述滑槽與外套筒的內壁連通;
所述外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滑槽對應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設置在對應的滑槽下方,所述限位槽與所述滑槽連通;
所述限位槽與所述外套筒的內壁連通,以及與所述外套筒的底面連通;
所述斜塊設置在所述滑槽內,所述斜塊的上端面設置有與滑槽斜面適配的斜面;
所述斜塊的下端面通過限位塊與頂起塊連接,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槽內;
所述頂起塊朝向外套筒中心軸的端面上開設有倒角。
進一步,所述外套筒的側壁上設置有風管。
進一步,所述灌裝機構包括:灌裝頭、連通管和灌裝彈簧;
所述灌裝彈簧設置在所述旋轉軸內,并且所述灌裝彈簧與所述旋轉軸轉動連接;
所述灌裝頭設置在所述灌裝彈簧上,并且所述灌裝頭伸入所述導向套筒;
所述連通管與所述灌裝頭連接,以通過所述連通管運輸催化劑。
進一步,所述上料裝置包括:漏斗、振動盤和一對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設置在底座上,并且所述限位板相對設置;
所述限位板設置在所述灌裝裝置下方;
所述振動盤設置在所述限位板端部的一側;
所述漏斗設置在所述振動盤上方;
通過漏斗使得瓶體進入振動盤后,通過振動盤使得瓶體逐一進入兩塊限位板之間,以使瓶體逐一經過灌裝裝置下方。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上料裝置,所述上料裝置適于將瓶體逐一輸送至灌裝裝置;灌裝裝置,所述灌裝裝置設置在所述上料裝置的一側,所述灌裝裝置適于在瓶體內灌裝催化劑,并且所述灌裝裝置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轉動,實現了在向瓶體內灌裝催化劑時對瓶體震動,使得瓶體內催化劑之間的空隙減小,確保瓶體內灌裝的催化劑的劑量,以確保最終制成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并且保證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對廢氣的良好凈化效果。
本發明的其他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發明而了解。本發明的目的和其他優點在說明書以及附圖中所特別指出的結構來實現和獲得。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外套筒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斜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灌裝頭的剖視圖;
圖6是本發明的瓶體的剖視圖。
圖中:
1上料裝置、11漏斗、12振動盤、13限位板;
2灌裝裝置、21氣缸、211升降軸、212支架、22驅動電機、221旋轉軸、222導向套筒、23外套筒、231滑槽、232限位槽、24斜塊、241頂起塊、242限位塊、243風管、25灌裝頭、251連通管、252灌裝彈簧;
3底座;
4瓶體、41進氣孔、42出氣孔、43限位環。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施例1提供了一種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用的自動送料裝置,包括:上料裝置1,所述上料裝置1適于將瓶體4逐一輸送至灌裝裝置2;灌裝裝置2,所述灌裝裝置2設置在所述上料裝置1的一側,所述灌裝裝置2適于在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并且所述灌裝裝置2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4轉動,實現了在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時對瓶體4震動,使得瓶體內催化劑之間的空隙減小,確保瓶體內灌裝的催化劑的劑量,以確保最終制成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并且保證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對廢氣的良好凈化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瓶體4的一端設置有進氣孔41,瓶身或瓶體4的另一端設置有出氣孔42,在對瓶體4中灌裝催化劑后可以構成一個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在對廢氣進行凈化時,廢氣可以從進氣孔41中進入瓶體4內,再從出氣孔42流出,并通過催化劑進行催化,在灌裝催化劑時可以通過進氣孔41將催化劑灌裝在瓶體4內,此時進氣孔41可以看做灌裝孔;在瓶體4外壁上設置有一個限位環43,限位環43的上端面與瓶體4上開設有進氣孔41的端面齊平,在瓶體4進入兩個限位板13之間時,限位環43的下端面與限位板13的上端面接觸,以通過一對限位板13對瓶體4進行穩定的支撐,便于灌裝;出氣孔42處可以設置濾網,避免催化劑從出氣孔42掉出瓶體4。
在本實施例中,催化劑可以是活性氧化鋁球,由于活性氧化鋁球的大小尺寸不一,在灌裝時容易導致瓶體4中各活性氧化鋁球之間存在大量空隙,導致瓶體4中活性氧化鋁球灌裝劑量減小,影響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灌裝裝置2包括:升降機構、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所述升降機構設置在底座3上;所述旋轉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所述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升降機構上;所述升降機構適于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所述灌裝機構升降,所述灌裝機構適于在下降至瓶體4上端面時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以及旋轉機構適于在灌裝機構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4轉動;在升降機構帶動灌裝機構下降的同時帶動旋轉機構下降,在灌裝機構通過灌裝孔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的同時旋轉機構可以帶動瓶體4轉動,通過瓶體4轉動時產生的震動、晃動和旋轉使得瓶體4內催化劑之間的空隙減小,以確保向瓶體4內灌裝足夠劑量的催化劑,確保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氣缸21、升降軸211和支架212;所述氣缸21設置在底座3上;所述升降軸211設置在所述氣缸21上;所述支架212設置在所述升降軸211上;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設置在所述支架212上;所述氣缸21適于驅動所述升降軸211升降,以帶動所述旋轉機構和灌裝機構升降;通過氣缸21帶動升降軸211的升降,可以調節灌裝機構和旋轉機構的高度,便于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機構包括:驅動電機22、旋轉軸221、導向套筒222和旋轉頭;所述驅動電機22設置在所述支架212上;所述旋轉軸221設置在所述支架212上,并且所述旋轉軸221與所述支架212轉動連接;所述驅動電機22與所述旋轉軸221連接;所述導向套筒222設置在所述支架212上,并且所述導向套筒222套設在所述旋轉軸221外;所述旋轉頭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222的下端面上,以使所述旋轉頭朝向瓶體4;所述驅動電機22適于驅動所述旋轉軸221轉動;驅動電機22適于通過皮帶等傳動結構與旋轉軸221連接,以帶動旋轉軸221轉動,并且旋轉軸221為中空結構,便于灌裝機構穿設在旋轉軸221內,以在帶動瓶體4轉動時同步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一邊灌裝一邊對催化劑進行晃動和震動減小催化劑(活性氧化鋁球)之間的空隙,確保最后制成的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旋轉軸221穿設在所述導向套筒222內,在旋轉軸221轉動時通過導向套筒222可以避免旋轉軸221晃動,確保旋轉軸221轉動的平穩,以確保灌裝時灌裝頭25不會發生晃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旋轉頭包括:外套筒23,以及設置在所述外套筒23下端面上的若干頂起組件;所述外套筒23設置在所述導向套筒222的下端面上,所述頂起組件伸出所述外套筒23的下端面;外套筒23套設在灌裝頭25外,在升降軸211下降時灌裝頭25會接觸瓶體4的上端面,以使灌裝頭25對準瓶體4上的灌裝孔,此時外套筒23會罩設在瓶體4外并通過頂起組件接觸限位環43的下底面以將瓶體4頂起,使得頂起的瓶體4接觸旋轉軸221,通過旋轉軸221帶動瓶體4轉動。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頂起組件包括:斜塊24和頂起塊241;所述外套筒23的內壁上設置有與頂起組件對應的滑槽231,滑槽231的上端面為斜面,并且所述滑槽231與外套筒23的內壁連通;所述外套筒23的內壁上設置有與滑槽231對應的限位槽232,所述限位槽232設置在對應的滑槽231下方,所述限位槽232與所述滑槽231連通;所述限位槽232與所述外套筒23的內壁連通,以及與所述外套筒23的底面連通;所述斜塊24設置在所述滑槽231內,所述斜塊24的上端面設置有與滑槽231斜面適配的斜面;所述斜塊24的下端面通過限位塊242與頂起塊241連接,限位塊242設置在限位槽232內;所述頂起塊241朝向外套筒23中心軸的端面上開設有倒角;滑槽231的斜面處于靠上位置的一端靠近外套筒23的中心軸;在初始位置時,斜塊24位于滑槽231內,并且斜塊24位于滑槽231內遠離外套筒23內壁的最遠位置,此時頂起塊241伸出外套筒23,并且限位塊242與限位槽232的內底面接觸,灌裝頭25的下端面與外套筒23的下端面齊平,此時氣缸21帶動升降軸211下降,使得外套筒23與灌裝頭25向下移動,灌裝頭25在接觸瓶體4上端面后通過灌裝彈簧252的壓縮向上移動,此時外套筒23繼續向下完全將限位環43罩?。ㄔ谕馓淄?3繼續向下移動的過程中頂起塊241不與限位環43的上端面接觸),此時伸出外套筒23的頂起塊241接觸限位板13的上端面,使得頂起塊241向上移動,斜塊24沿滑槽231的斜面移動,使得頂起塊241向外套筒23中心軸方向移動,頂起塊241移動至限位環43的下底面,將瓶體4頂起,并且帶動瓶體4向上移動至與旋轉軸221下端面接觸(此時灌裝頭25也隨之向上繼續擠壓灌裝彈簧252,通過灌裝彈簧252始終保持灌裝頭25與灌裝孔對齊,確保灌裝的效果),在瓶體4與旋轉軸221下端面接觸時限位塊242接觸限位槽232的上底面,在瓶體4與旋轉軸221下端面接觸時通過頂起塊241可以對瓶體4起到支撐作用使得瓶體4可以更好的跟隨旋轉軸221轉動,頂起塊241上的倒角在頂起瓶體4時可以便于頂起塊241插進限位環43與限位板13之間,便于將瓶體4頂起,原本瓶體4的限位環43與限位板13之間的接觸面積較大,在帶動瓶體4轉動時需要克服較大的摩擦力,此時通過若干個頂起塊241將瓶體4頂起,減小了限位環43的接觸面積降低了摩擦力,可以更好的帶動瓶體4轉動,并且可以在頂起塊241上設置一層摩擦力較小的材料,便于瓶體4轉動,并且便于頂起塊241插入限位環43與限位板13之間;在灌裝結束后氣缸21帶動升降軸211上升,此時通過瓶體4與催化劑的重力,以及斜塊24和頂起塊241的重力,通過倒角可以便于頂起塊241從限位環43的下端面移出,使得頂起塊241復位,在升降軸211上升時瓶體4不隨著上升,以便于對下一個瓶體4進行灌裝。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外套筒23的側壁上設置有風管243,在外套筒23完全罩設在瓶體4外,并且通過頂起塊241頂起瓶體4,通過灌裝頭25向瓶體4內灌裝時,可以通過風管243將外套筒23與瓶體4之間的空氣抽出,以將灌裝時產生的灰塵抽出,避免灰塵對瓶體4外壁造成污染,以及避免灰塵對環境造成污染。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灌裝機構包括:灌裝頭25、連通管251和灌裝彈簧252;所述灌裝彈簧252設置在所述旋轉軸221內,并且所述灌裝彈簧252與所述旋轉軸221轉動連接;所述灌裝頭25設置在所述灌裝彈簧252上,并且所述灌裝頭25伸入所述導向套筒222;所述連通管251與所述灌裝頭25連接,以通過所述連通管251運輸催化劑;通過灌裝彈簧252可以確保灌裝頭25始終保持與灌裝孔對齊;通過轉動設置的灌裝彈簧252,可以在旋轉軸221轉動時保持灌裝頭25不發生轉動,避免對灌裝頭25與灌裝孔的對齊造成影響。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上料裝置1包括:漏斗11、振動盤12和一對限位板13;所述限位板13設置在底座3上,并且所述限位板13相對設置;所述限位板13設置在所述灌裝裝置2下方;所述振動盤12設置在所述限位板13端部的一側;所述漏斗11設置在所述振動盤12上方;通過漏斗11使得瓶體4進入振動盤12后,通過振動盤12使得瓶體4逐一進入兩塊限位板13之間,以使瓶體4逐一經過灌裝裝置2下方;通過漏洞可以使得瓶體4逐漸掉落在振動盤12中,并且通過振動盤12可以確保瓶體4在經過灌裝頭25下方時是灌裝頭25的灌裝孔朝向灌裝頭25,確保灌裝的效果??梢栽谙鄬Φ南尬话?3上設置相對的鏈條等傳送方式,通過相對的鏈條從相對的兩個方向夾緊瓶體4以對瓶體4進行運輸,或者通過推動氣缸改變瓶體4的運輸方向,以便于瓶體4被運輸至灌裝裝置2的灌裝頭25下方進行灌裝。
綜上所述本發明通過上料裝置1,所述上料裝置1適于將瓶體4逐一輸送至灌裝裝置2;灌裝裝置2,所述灌裝裝置2設置在所述上料裝置1的一側,所述灌裝裝置2適于在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并且所述灌裝裝置2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時帶動瓶體4轉動,實現了在向瓶體4內灌裝催化劑時對瓶體4震動,使得瓶體內催化劑之間的空隙減小,確保瓶體內灌裝的催化劑的劑量,以確保最終制成的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的性能和使用壽命,并且保證廢氣凈化催化劑模塊對廢氣的良好凈化效果。
本申請中選用的各個器件(未說明具體結構的部件)均為通用標準件或本領域技術人員知曉的部件,其結構和原理都為本技術人員均可通過技術手冊得知或通過常規實驗方法獲知。
在本發明實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申請所提供的幾個實施例中,應該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統、裝置和方法,可以通過其它的方式實現。以上所描述的裝置實施例僅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單元的劃分,僅僅為一種邏輯功能劃分,實際實現時可以有另外的劃分方式,又例如,多個單元或組件可以結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個系統,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執行。另一點,所顯示或討論的相互之間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通過一些通信接口,裝置或單元的間接耦合或通信連接,可以是電性,機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為分離部件說明的單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開的,作為單元顯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單元,即可以位于一個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個網絡單元上??梢愿鶕嶋H的需要選擇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單元來實現本實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發明各個實施例中的各功能單元可以集成在一個處理單元中,也可以是各個單元單獨物理存在,也可以兩個或兩個以上單元集成在一個單元中。
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評論 (0條)